食草堂银府 精品故事阅读鉴赏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生活资讯

与诸子登岘山拼音版,译文(诸子望岘山)

分类: 生活资讯 编辑 : 〃xnm 发布 : 2025-07-12 21:18:33

诸子望岘山

诸子登高品格的体现

“岘山”是一座山峰,又称“群山之首”,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和《送元二使安西》中都提到了这座山。而《诸子年谱》中也有许多大儒曾登上岘山,尝透人生禅趣,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他们的登山历程和他们的品格是如何相互映照的?让我们一一道来。

诸子在登山中的思想观察

公元前350年,孔子曾经在岘山上感悟到自己所创造的思想体系,从另一个角度来体验人生和道德真谛,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此人也必有大志且能知大道矣!”的名言。而道家学派的创始者老子,则在观察岘山的生命力和物理规律时,形成了“不言利害,因循自然”的“道”,被後人称为“道家哲学”。儒门的另一位大师孟子也曾言道:“岘山之势也,非以力能摧之,临之以柔,而弱者伏其下。”在他看来,强势与柔弱并存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有气魄,又要有智慧。

诸子在登山中的自我觉悟

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祖师曾在岘山独自修行了9年,从中得到了饮食问题、冥思默想、身心健康、佛法学识等方面的最高境界,在后来带来了禅宗的实践。而佛教禅宗的另一位开山祖师—南岳惠能在岘山上领悟了法门之迹,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禅宗创始人神秀禅师也曾在岘山上信步漫游,感悟人生自然,尝遍佛法高群,使之升华为“诸行无常,是生之本,我学皆是法身炉”等思想。

与诸子登岘山拼音版,译文(诸子望岘山)

下一篇:施艾敏风中的遗憾 无损(施艾敏,那个风中的遗憾)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屈指的意思是什么(屈指一想,意味着什么?)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