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构成酶、激素、抗体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基础。水解是蛋白质的一种常见处理方式,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更小的肽链或氨基酸。蛋白质水解度是评估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之一。为了考虑到不同蛋白质的特性,不同的蛋白质水解度测定方法也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一些蛋白质水解度测定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方法1:酸水解法
酸水解法利用酸强烈的氧化性破坏蛋白质物质,进而作用于二硫键和非极性氨基酸。 具体而言,样品加入6 mol/L 的HCl 和无水甲醇溶液中,然后在110℃和60分钟的条件下孵化。之后,去除样品中的甲醇,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7.0至~7.5),使用UV-vis分光光度计在280nm测定释放的氨基酸的吸光度。该方法的缺点是:高浓度HCl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氨基酸水解失真,对二硫键的物理破坏和蛋白质的部分损失。此外,任何无水醇都不能与蛋白质样品有直接接触的风险。
方法2:酶水解法
酶水解法采用酶水解蛋白质,最常用的酶是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以及产酸和产碱菌酶等。该方法依靠酶切了蛋白质样品所释放出的肽链,测量其的吸光度,或使用拉曼光谱、质谱等仪器测定。酶水解法具有低度特异性,没有和酸水解法类似的问题,能够保留样品真实性,但是对于有些蛋白质,比如毛细管电泳研究,胰蛋白酶的剪切作用可能会产生假象。
方法3:紫外线法
紫外线法是无损伤物理法测定蛋白质水解程度的一种,使用UV-Vis光谱仪深入样品测定。对于这种的蛋白质溶液,通过光谱研究,可以检测出一些与化学具有结构特异性的指标,如酪氨酸、苯,酪氨酸和三个氨基酸组成的物质,可以确定水解程度。根据Johnson&Johnson (2014)发表的论文,通过该方法对蛋白质在结构破坏阶段、副反应发生时过程会有指示性的反应。此方法在生产环境中非常有实用意义,但需要仪器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
总结
综上所述,酸水解法、酶水解法和紫外线法在测定蛋白质水解度方面都有一定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依赖于具体的样品和试验目的。这些方法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蛋白质水解程度的多个方面,为生物化学和制药等领域的研究、生产工作提供了便利。
下一篇:自动化移液工作站应用(自动化移液系统应用于实验室的探讨)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触组词二年级下册(探索字的奥秘)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