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堂银府 精品故事阅读鉴赏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生活资讯

左忠毅公逸事字词注释(左忠毅公逸事及字词注释)

分类: 生活资讯 编辑 : 〃xnm 发布 : 2025-07-29 20:09:36

左忠毅公逸事及字词注释

前言:左忠毅公(1910年1月14日~1969年1月29日),字家麟,号群玉,曾经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著名将领之一,其生平事迹和所用语言充满着许多精彩和趣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左忠毅公的逸事和其所用的字词。

逸事一:补齐前线与作战图

背景:1937年,日军大规模进攻中国的淞沪地区。作为抗战初期上海防区的一名官兵,左忠毅奉命率部驻扎在闸北区。在一次巡逻中,左忠毅发现日军刚刚弃去的一张地图,地图上标记有日军的部署情况,据此,左忠毅起草作战图并提交给上级。

故事:由于是战争初期,中国的战争情报信息较少,左忠毅的作战图则被上级认为缺乏实际依据,遭到否决。在上级的坚持下,左忠毅前往前线勘查,亲眼观察和记下了日军的布防情况,回到操作室,又用一夜的时间补全了战图并再一次提交给上级。

左忠毅公逸事字词注释(左忠毅公逸事及字词注释)

启示:左忠毅的做法充分展现了一个军人的担当和责任,即使遭遇诸多的困难与阻力,也要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与使命。

左忠毅公逸事字词注释(左忠毅公逸事及字词注释)

逸事二:用泥巴推饼子

背景:1940年,我军在山西地区打了几个月的万夫山战役,战争陷入僵局,我军的物资急需补给。

故事:左忠毅刻意模仿“门房秦碧玉”(江苏徐州人,因卖饼被误认成间谍而获得无数民众的关注和支持)的策略,把他的俘虏毛子荣带到了根据地,让他学会了做饼。接着,左忠毅捏了一个泥巴饼子,教毛子荣将其执手中,向日军卫兵示意自己是中国的饺子包子师傅,趁日军不注意,将泥巴饼子一丢,然后再射出了钩镫枪,钓住了日军的物资火车。在这次行动中,我军成功夺回了大量物资补给,逼迫日军向东北方向会师,为万夫山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启示:左忠毅以匠人之心,做出了策略上的创举,大胆尝试并取得了不凡的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在战争中虽然没有晋升到更高的职务,却已经展露出了自己作为统帅的胆略与才华。

左忠毅公逸事字词注释(左忠毅公逸事及字词注释)

逸事三:奏响铿锵有力的汉语

背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法西斯殖民者日常侵害中国人民,大肆进行文化侵略,普及日语是法西斯殖民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故事:左忠毅在扫荡敌人据点的过程中,日军的投降书被一个官兵送到了左忠毅的面前。左忠毅独自一人观看了投降书上第一格“部队名称”一栏,上面写着日文的“部队名称”,左忠毅准确无误地奏响了第一个国字“中”。他用十分流畅、铿锵有力的汉语,指出日文的“中”字“不属于部队名称,应该翻译成‘中华民族’”,并当着日军投降的官员的面把“中”字写在了投降书上。

启示:左忠毅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得英勇果敢,也在文化战中展示出了坚定不移保卫汉字文化的决心。他所奏响的“中”字成为了历史上一段铿锵有力的汉语征服日语的史实。